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地黄治什么病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地黄治什么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草药地黄有什么副作用?
地黄分生地黄,熟地黄。生地黄,性味甘、苦,寒。入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,凉血,生津。用于治疗温病发热,出血,口干,便秘等症状。熟地黄,是生地黄加工而来,性味甘,微温。入肝、肾经。具有滋阴,补血的作用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等症状。地黄滋腻碍胃,消化不好的服用容易引起胃胀,口腻,大便不成形。
地黄该怎么种植?
这种不起眼的农村野花,竟然有滋阴补肾、降低血糖的功效
地黄饲老马,可使光鉴人。吾闻乐天语,喻马施之身。
我衰正伏枥,垂耳气不振。移栽附沃壤,蕃茂争新春。
沉水得稚根,重汤养陈薪。投以东阿清,和以北海醇。
崖蜜助甘冷,山姜发芳辛。融为寒食饧,?燕作瑞露珍。
丹田自宿火,渴肺还生津。愿饷内热子,一洗胸中尘。——宋•苏轼《地黄》
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别名:生地。原产中国,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地黄花序花形优美,可在花境、花坛、岩石园中应用。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。同时地黄还是重要药材,地黄的新鲜或干燥根块可供药用,有滋阴补肾、养血补血、凉血、强心利尿、解热消炎、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功效。
地黄高10~30厘米,根茎肉质肥厚,鲜时黄色;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,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,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;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,或几乎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;花萼钟状,花冠外紫红色,内黄紫色;蒴果卵形至长卵形,花果期4~7月。地黄喜光、适应性强,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佳
地黄
地黄,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达30厘米,根茎肉质,呈黄色,在栽培条件下,茎紫红色。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紫红色,边缘有不规则锯齿。花萼钟状,披白色绒毛。花冠外紫红色,内黄紫色。蒴果卵形至长卵形,花果期4-7月。
地黄根部是中药之一,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;熟地黄则为补益药。
地黄喜通透性良好、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。地黄喜光,不宜与高秆作物间作。适宜生长温度在25~28℃,温度在8℃以下根茎不能萌芽。
地黄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江苏、等地。
选地整地,进行栽种:选择地势较高、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。地黄以根茎繁殖为主,因此,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根茎,以5cm左右的短节为好,种在施好底肥的地里。栽种时在垄或畦上开沟,沟距33cm,每隔15~20cm,放种栽一节,覆土3~4cm,压实表土后浇水。每垄种2行,每畦3~4行。
斑枯病:可选择抗病品种,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或选用50%多菌灵600倍液,50%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2-3次,两周喷施一次。
轮纹病:发病初期摘除病叶,集中处理,并喷洒1:1:150波尔多液保护,发病严重时喷洒50%代森锰锌500倍液连续2-3次。
你好!我家河南的,这次回老家看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野生地黄,长的非常好,好多农民用地黄叶晒干后,用来调菜吃。你如果想发展种植地黄可以来找我,咱们可以合作,我们这山地多,种植的药材药效和纯野生的差不多,现在国家在种植药材这块要求比较严,山地种植是个好机会。
根茎繁殖,种子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,种用根茎来源于倒栽法,窑藏,春地黄露地越冬,倒栽法的地黄产量高,质量好。
具体方法:7至8月,把当年种植的春季良种地黄中,选生长健壮,无病虫的根茎,挖起折成4–5cm长,稍风干后,按行距10–30cm,株距5–10cm,重新种到施足底肥的地里,除草,施肥,雨后排水,第2年随挖随栽。栽种地黄一般温度在18℃–21℃度最好。
地黄栽种不宜选择,曾经种植过棉花,芝麻,豆类,瓜类的土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地黄治什么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地黄治什么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