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地丁草功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丁草功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药地丁草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?
地丁具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的作用,治疗疔疮、痈肿、瘰疬、黄疸、痢疾、腹泻、目赤、喉痹这些都具有很好的作用。可以治疗一切化脓性感染、蛇毒咬伤、淋巴结核、黄疸、肾炎、膀胱炎、关节的肿痛、便血、皮出血、眼结膜炎、前列腺炎。
薄地丁煲水喝有什么功效?
楼主问的薄地丁是开紫花的地丁吗?
我老家那边一到夏天,田地边上就会开满这样的紫地丁,大大小小的紫地丁花盛开在田野里,微风一吹轻轻晃动着优雅的叶片,非常美丽。那时候很小,不懂得这个地丁有养生的作用,只是见村里的老人总是采一些回家,晾干后泡水喝。我那个时候小,非常不懂事,还以为是村里人穷,买不起茶叶才用这个泡水喝。后来长大了才明白,这个地丁是一味中药,经常用它泡水喝可以起到清热解毒、利尿的功效。
后来毕业后参加工作,看到身边的一些年长的同事也总是用它泡水喝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,用地丁泡水喝除了清热解毒的作用外,还有哪些好处吧。
【用地丁泡水喝的好处】
紫花地丁味苦、微辛,性寒;归心、肝经;气微散泄;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,用以治流行性感冒,支气管炎,疗疮肿毒,淋巴结核,眼结膜炎等.全草含多种生物碱,主要有苦地丁素,其他有香豆精,酚性物等多种.长期使用晒干后的地丁泡水喝,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。
1、清热解毒,缓解眼部疲劳
紫花地丁晒干后泡水喝,不仅可以清热解毒,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,可以缓解眼疲劳,预防视力下降,减少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,特别适合那引起整天对着电脑工作的人群饮用。
紫花地丁与苦地丁的药效一样吗?
紫花地丁与苦地丁来不同科的植物,肯定药效不一样。在华东地区,习惯用堇菜属多种植物(如紫花地丁、犁头草)的全草作地丁药用,内蒙古、河北等地区,习惯用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的全草当地丁药用,称为苦地丁。
紫花地丁
原料别名:铧头草、光瓣堇菜、堇堇菜、箭头草、地丁、羊角子、独行虎、地丁草、宝剑草
原料分类:药食两用食物
食用提示:内服:煎汤,15至30克(鲜品30至60克)。 外用:适量,捣敷。
禁忌人群: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适应人群: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紫花地丁与苦地丁各有用所不同,
苦地丁,苦,湿无毒,下闭血瘀血疼痛,女人血崩,大便出血,血痢。
紫花地丁,味苦,辛,性寒。归心,肝经,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
中药临床经验,热毒疮痈,消散痈肿,亦鲜品可捣汁服,如毒蛇咬伤,亦鲜品取汁服,另加雄黄少许捣匀外敖。
单方,治疗化脓性感染,有明显的抗菌作用,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,肺炎球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!
紫花地丁和苦地丁虽然名称里都有地丁二字,但是却来自不同的科,当然基原也就不同了。因为古代苦地丁的别名有地丁、地丁草、紫花地丁等,紫花地丁的别名也有:地丁、地丁草,宝剑草,犁头草,紫地丁等等,虽然2005年之前药典只收载了紫花地丁,但在应用上却常有把两者混淆使用的现象。直到2005年,将苦地丁正式收入药典,两者在基原、性状、以及性味归经、功能主治上都有了区分。
来源
苦地丁: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干燥全草。
紫花地丁: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。
药性
苦地丁:苦、寒,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用于时疫感冒,咽喉肿痛,疔疮肿痛,痈疽发背,痄腮丹毒。日推荐用量9-15g。外用适量,煎汤洗患处。
紫花地丁:苦、辛、寒,归心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用于疔疮肿毒,痈疽发背,丹毒,毒蛇咬伤。日推荐用量15-30g。
两者均有清热解毒、消肿的功效。只是在应用上各有偏重。
苦地丁:多用于流行性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肝炎、肠炎、腮腺炎、肾炎等症。
紫花地丁:清热凉血解毒,常用于血热壅滞、红肿焮痛的疮痈、丹毒等症,清解疮毒之力较强,宜治各种肿毒,恶疮,毒蛇咬伤等。
以上是我对这两种中药的认识,如有不当之处欢迎留言讨论!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地丁草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地丁草功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